“且喜赋敛毕,幸闻闾井安。岂伊循良化,赖此丰登年。案牍既简少,池馆亦安逸。秋雨檐果落,夕钟林鸟还。南亭日潇洒,偃卧恣疏顽。”
这是白居易担任忠州刺史,为民减负巧遇大丰收,一时开心所作的诗,他深感百姓百姓保留不易,不仅自降“薪水”,还掏腰包接济穷人。
“白居易教百姓做饼”场景。华龙网 董静 摄
明崇祯三年(1630年),忠州知州马易从为了纪念白居易,专门建了白公祠。
如今,白公祠已升级改造为白公祠文博景区,与相邻的忠州博物馆一道,“代言”忠县厚重的人文历史。
白公祠由龙昌寺荷池、诗廊、咏白诗林、醉吟阁、白园、白居易塑像、洗墨池、乐天堂、四贤亭、木莲园等组成,占地面积110亩。
白公祠文博景区。通讯员 余鸿 摄
忠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华龙网记者,白公祠见证了白居易为官忠州期间的清廉与勤奋,他在一次种树时悟到了为政之要:“将欲茂枝叶,必先救根株。云何救根株?劝农均赋租。”
唐代中期,朝廷对忠州这一类小郡,实行“自收自支”,官府收取的赋税越多,官吏的个人收入也就越丰厚。但白居易宁愿降低个人收入也要减免赋租,一句“八十秦翁老不归,南宾太守乞寒衣”,充满了他对贫困百姓的同情怜悯。
白居易雕像。华龙网 董静 摄
华龙网记者在白公祠“与民同乐”实景展厅看到,这里记载着一道跟白居易有关的非遗美食——香山蜜饼。有一次,白居易路过一家麻饼店,发现店主唉声叹气,了解后得知饼店因麻饼味道不好,生意极差,店主一家生活十分困难。白居易深感同情,便结合北方制饼工艺,用蜂蜜、香油、麦面创造了一种香甜味美的蜜饼并教授店家技艺。没想到蜜饼大受欢迎,在店家摆脱了贫困的同时,忠州州民也大饱口福。
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,便以他的雅号“香山居士”命名此饼,是为“香山蜜饼”。此后香山蜜饼广为流传,到了宋朝与全国最出名的东坡肉和元修菜齐名,且全国唯忠州独产。
白公祠内的“阙”。 华龙网 董静 摄
在诗人的“主业”方面,白居易共在忠县留下了百余首诗词作品,其中包罗深入研究本地文化创作的《竹枝词四首》。
为了不竭充实白公祠,忠县投入上千万元加以补葺,除了梳理白居易与忠县的故事线,还将本地发掘的汉阙等文物搬迁进来,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文化价值。
白公祠文博景区,已经升级为三峡黄金旅游带重要历史人文景点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